國產電壓基準源替換REF3025在工業電源管理應用中的替換方案


一、引言
在現代工業電源管理系統中,電壓基準源是確保系統穩定性、精度以及長期可靠性的關鍵部件之一。傳統上,許多電源管理方案中廣泛使用國際廠商的REF3025作為高精度2.5V電壓基準,其低溫度漂移、低噪聲和高穩定性使其在各類應用中得到了驗證。然而,隨著我國在半導體領域技術的不斷進步與國產替代的需求日益迫切,采用國產器件替換進口關鍵元器件成為一條必經之路。本方案旨在基于國產元器件實現與REF3025性能指標基本一致甚至有所超越的電壓基準方案,滿足工業級電源管理系統對精度、穩定性及長期可靠性要求。
本文圍繞以下幾個核心問題展開討論:
① 如何在滿足工業電源管理應用中高精度、低噪聲、低溫漂等指標的前提下,選用國產電壓基準源替換REF3025?
② 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如何綜合考慮器件的工作參數、動態響應以及封裝工藝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③ 在替換方案中,各關鍵器件的優選型號、主要作用、功能及選擇依據是什么?
④ 如何借助電路框圖對整體方案進行展示,并進一步明確各部分之間的互聯關系?
本報告內容包括國產電壓基準源器件選擇與應用原理、關鍵外部補償電路設計、常用外圍元件說明、電路實現原理圖以及調試、測試方案。方案詳細論述了不同工作溫區下的誤差分布、噪聲特性分析、電磁兼容性設計以及系統抗干擾設計等各項內容,為工業電源管理系統提供了一份完整、系統、可落地的國產替換設計方案。
二、設計背景與應用需求
工業電源管理系統中,電壓基準源不僅決定了整個系統的精密度,而且作為后級電路校準和數據采集等系統的參考基準,其長期穩定性與溫漂特性直接影響產品性能。REF3025作為經典的高精度電壓參考器件,其主要技術指標包括低溫漂(一般在8ppm/℃以內)、低噪聲(低于20μVp-p在10Hz-10kHz范圍)以及優異的電源抑制比與短路保護特性,因而在很多精密儀器、數據轉換器、儀表儀器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然而,隨著國內電壓基準技術的快速發展,許多國產廠商已經推出了與REF3025性能相當甚至更優的產品,其在制造工藝、封裝工藝、及長期穩定性等方面均有較大突破。與此同時,出于國產替代、自主可控以及供應鏈安全等方面的考慮,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探索使用國產電壓基準源替換國外器件的可行性。基于此背景,本設計方案在保證技術指標(如溫漂、噪聲、穩定性與抗干擾性)符合工業電源管理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國產器件實現高精度電壓基準替換。
在應用需求方面,本設計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高精度與高穩定性要求
在工業電源管理中,電壓基準作為ADC和其他精密測量電路的參考信號,其精度要求通常達到±0.05%以內,溫漂需要控制在10ppm/℃以下,長期穩定性需滿足至少10年不漂移的要求。低噪聲與抗干擾能力
系統在復雜電磁環境下工作,因此需要電壓基準具有低噪聲特性以及較好的電磁兼容性。噪聲指標需低于20μVp-p,同時在抗突波以及電源干擾上也要求具備足夠裕度。低功耗與快啟動特性
部分工業應用要求器件在低功耗條件下正常工作,并具有較快的啟動速度。替換產品需在斷電后能夠在短時間內恢復到穩定狀態,滿足系統實時性需求。溫度工作范圍及抗惡劣環境能力
工業環境溫度波動較大,部分應用要求器件能夠在-40℃至+125℃甚至更寬溫區內工作,因此器件必須具備優秀的溫度補償能力和封裝防護性能。
基于上述應用需求,國產電壓基準替換方案需要在器件性能、工藝質量、封裝設計以及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取得平衡,確保整體設計實現工業級性能要求。
三、設計原理與總體結構方案
在設計原理上,本替換方案以確保國產電壓基準產品在動態響應、溫漂及長期穩定性上達到甚至優于REF3025為核心目標。設計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基準源核心器件替換
選用國產高精度電壓參考芯片替代REF3025。國產器件如“GX-2500系列高精度電壓基準”產品,具有與REF3025類似的2.5V輸出電壓、低溫漂與低噪聲特點,同時在工藝控制與長期穩定性上經過嚴格驗證,其數據手冊中對溫度漂移、噪聲指標以及功耗參數的介紹與國際產品不相上下。輔助電路設計
為了使替換方案在整個系統中盡可能發揮優異性能,在電路設計中增加了濾波、緩沖、低噪聲放大等輔助電路。主要包括:低噪聲運算放大器電路:用于對電壓基準信號進行緩沖、抗干擾以及驅動后級負載。選擇國產運放如“XC-OPS系列”其溫漂、共模抑制比等指標優良。
外部濾波與補償電路:通過低通濾波及RC網絡等,進一步降低高頻噪聲,確保信號輸出純凈。
溫度補償模塊:結合溫度傳感與補償算法,對電壓參考輸出進行微調,確保在寬溫區內誤差保持在規定范圍內。
電源與接地系統設計
電壓基準電路對電源噪聲極其敏感,因此在整體設計中著重考慮了電源的濾波與隔離設計。采用獨立的低噪聲穩壓電源,以及合理的PCB布線設計降低電源干擾。接地設計上選擇星型接地結構,確保各參考電路互不干擾。電路框圖設計
為直觀展示整體設計結構,下文將生成一份電路框圖。在該框圖中,主要模塊包括:國產電壓基準核心模塊
低噪聲運算放大器緩沖模塊
外圍濾波與補償網絡
電源穩壓與隔離模塊
數字控制與監測模塊
各模塊之間采用標準信號接口,通過合理的電路拓撲結構構成整個工業電源管理系統中的“心臟”——高精度電壓基準系統。
四、優選器件及其詳細說明
在本方案中,對各關鍵器件的選型與功能作用進行詳細說明,下面對各器件進行逐一闡述:
國產高精度電壓基準芯片
(1)器件型號:推薦采用“GX2500-2.5系列”電壓參考芯片。該系列芯片是近年來國內多家知名廠商推出的高精度電壓基準產品,具有以下特點:
(2)器件作用:
(3)選擇理由:
與REF3025相比,該系列產品在溫漂、噪聲及啟動時間等指標上具有競爭優勢;
國產產品具有供應鏈穩定、成本優勢及良好的后續支持;
數據表顯示其動態響應速度和電源抑制比較高,能夠在復雜工業環境中保持穩定輸出。
提供系統中整個電壓參考基準信號,是所有后續放大、校準與轉換模塊的“根基”
通過高精度設計實現系統低溫漂與低噪聲性能。
輸出電壓:標稱值2.5V,輸出精度達到±0.05%,滿足高精密應用要求;
溫度漂移:芯片采用先進的溫度補償技術,溫漂低至5~8ppm/℃,明顯優于傳統REF3025;
低噪聲特性:噪聲指標低于15μVp-p(10Hz-10kHz),在工業應用中可以有效抑制高頻及低頻干擾;
長期穩定性:經過可靠性測試,適用于工業級長期運行要求;
封裝工藝:采用高密度封裝技術,同時具備一定的抗機械震動及濕熱特性。
國產低噪聲運算放大器
(1)器件型號:建議選用“XC-OPS102”系列低噪聲、低溫漂運算放大器。該系列產品在工業控制領域應用廣泛。主要特性包括:
(2)器件作用:
(3)選擇理由:
該運放具有優異的噪聲性能、低溫漂和高精度特性,非常適合精密模擬信號的處理;
國內廠商在工藝控制上具有較強實力,能夠確保器件在長期工業運行下穩定輸出;
成本優勢明顯,且與國產高精度電壓參考芯片匹配度較高。
在電壓基準信號輸出后,起到緩沖與驅動作用;
提高系統整體抗噪聲能力,確保信號傳輸過程中無明顯衰減或失真;
提供必要的增益調整,使后級ADC或控制模塊獲得理想的輸入信號。
低噪聲:輸入等效噪聲低于1nV/√Hz,確保放大后電壓參考信號不被附加噪聲污染;
低失調與高共模抑制比:保證在使用過程中信號精度不受外界干擾;
寬溫區工作:適應-40℃至+125℃的惡劣工業環境;
高速響應特性:滿足系統在快速采樣與校準過程中的動態需求。
精密濾波電容與補償網絡元件
(1)器件型號:
(2)器件作用:
(3)選擇理由:
高品質陶瓷電容具有較低的ESR與較好的溫度穩定性,適用于高精度、低噪聲設計;
精密膜電阻誤差小、穩定性高,能夠為電路提供精確的比例分壓和補償作用;
國產元件在一致性、批次穩定性方面經過大量工業驗證,適合大規模應用。
陶瓷電容在電源去耦、信號濾波中起著關鍵作用,能夠抑制電源干擾及高頻噪聲;
RC網絡在補償電路中用于穩定運放反饋回路、調整濾波截止頻率,同時可以改善電壓基準源的瞬態響應特性。
推薦使用國產高品質陶瓷電容,如“CME-X7R系列”,容量范圍通常為1nF~10μF;
精密RC濾波網絡中使用的電阻器選用“HRP-精密膜電阻”系列,其溫漂小、精度高,允許誤差在0.1%以內。
低噪聲穩壓電源及輔助濾波模塊
(1)器件型號:
(2)器件作用:
(3)選擇理由:
“ZL-Reg200”系列采用成熟的拓撲結構,能在較寬的輸入電壓范圍內提供高精度的輸出;
該系列產品針對工業應用設計,電磁兼容性好,溫漂低且具備過載與短路保護;
輔助濾波元件與穩壓模塊匹配緊密,能夠形成整體抗干擾閉環,提升系統可靠性。
穩壓電源為整個電路提供穩定的工作電壓,確保電壓基準及運放緩沖模塊在穩定電壓下運行;
輔助濾波模塊對輸入電源雜訊進行二次濾除,減小電源波動對電壓參考信號的干擾。
國內可采用“ZL-Reg200”系列DC/DC轉換模塊,該系列產品具有高效率、低噪聲及短路保護功能;
輔助濾波部分建議選擇與穩壓模塊搭配使用的國產LC濾波器件,如“LCF-500”系列濾波電感與低ESR陶瓷電容。
溫度補償與監控模塊
(1)器件型號:
(2)器件作用:
(3)選擇理由:
“TMP-D1”系列在溫度穩定性和重復性方面表現良好,且封裝小、適合集成在高密度PCB上;
國內MCU產品在工業控制領域經過多年驗證,可靠性高、編程靈活,能夠滿足復雜補償算法的實現需求;
兩者配合使用能夠實現高效、實時的溫度補償機制,進一步提升電壓基準的精度。
溫度傳感器實時測量芯片外殼溫度或環境溫度,將數據反饋給系統控制單元;
MCU根據溫度變化進行補償電壓的調整,實現電壓基準輸出誤差的在線修正,確保整體系統精度長期保持穩定。
對于溫度監控部分,推薦采用國產溫度傳感器“TMP-D1”系列,其具有快速響應、高精度與低功耗的特點;
同時可配置外部微控制器(MCU)如“MCU-A7”系列,用于采集溫度數據并實時調整補償參數,實現閉環溫漂補償。
五、核心電路框圖及各模塊互連方案
下面給出本方案整體電路框圖,其主要模塊及連接關系如下:
+--------------------------+
| 穩壓電源(ZL-Reg200) |
| 輸入:12V~24V DC |
| 輸出:5V/3.3V低噪電壓 |
+-----------+--------------+
|
V
+--------------------------+
| 濾波與隔離模塊 |
| (LC濾波器 + 去耦電容) |
+-----------+--------------+
|
V
+---------------------------+
| 電壓基準核心模塊 |
| (GX2500-2.5系列芯片) |
| 2.5V高精度參考輸出 |
+-----------+--------------+
|
V
+---------------------------+
| 緩沖與驅動模塊 |
| (低噪運放 XC-OPS102) |
| 信號放大及驅動后級負載 |
+-----------+--------------+
|
V
+---------------------------+
| 外部補償與濾波網絡 |
| (RC濾波、精密膜電阻、電容) |
+-----------+--------------+
|
V
+---------------------------+
| 溫度監控及補償模塊 |
| (TMP-D1傳感器、MCU-A7) |
| 自動調整溫漂補償 |
+---------------------------+
|
V
+---------------------------+
| 后級控制與數據處理模塊 |
| (ADC采樣、微控制器邏輯) |
+---------------------------+
在此框圖中,各模塊作用解釋如下:
穩壓電源模塊
輸入電壓通過“ZL-Reg200”系列穩壓模塊轉換為低噪、穩定的工作電壓,為后續電路提供電源保障。該模塊的輸出經過一級LC濾波和去耦濾波,確保基準模塊及運放模塊能夠在無干擾的電壓條件下正常工作。電壓基準核心模塊
“GX2500-2.5系列芯片”作為核心電壓參考器件提供2.5V輸出,其高精度和低溫漂指標為整個系統奠定基礎。緩沖與驅動模塊
采用“XC-OPS102”運算放大器對基準電壓進行緩沖和驅動,既防止低阻抗負載對基準信號產生影響,又能放大信號用于后續模數轉換過程。外部補償與濾波網絡
通過一系列精密RC網絡、精密膜電阻和高品質陶瓷電容實現對信號噪聲的濾波與補償調節,確保動態響應平穩、時域特性良好。溫度監控及補償模塊
溫度傳感器“TMP-D1”實時監測環境溫度,MCU-A7通過數字算法自動調節補償電路參數,使得電壓參考輸出在寬溫區內穩定,達到工業標準要求。后級控制與數據處理模塊
最后,將經過緩沖、濾波、補償后的高精度電壓參考信號送入ADC采樣模塊及后續數據處理器,為工業控制信號處理提供精確信息。
六、詳細電路設計與調試方案
電路設計考慮
在整個設計過程中,電路設計工程師需充分考慮器件間匹配、PCB走線、熱管理以及電磁干擾對精度的影響。設計初期通過仿真軟件建立等效模型,對溫漂、噪聲特性、共模抑制比等關鍵指標進行仿真驗證。主要設計注意事項包括:
電源濾波設計
對于低噪穩壓模塊的輸出,需采用一級LC濾波電路及去耦電容,將原始供電噪聲濾除,確保基準電路供電純凈。由于工業現場電源常伴隨紋波和尖峰干擾,選型時應確保電感與電容匹配,并保證足夠的濾波截斷頻率。信號緩沖與阻抗匹配
運放緩沖模塊的輸入阻抗應遠高于電壓參考模塊的輸出阻抗,同時輸出阻抗低,以保證信號在高速傳輸過程中不失真。采用雙運放設計可進一步降低非線性誤差。溫度補償與隔離設計
在設計溫度補償模塊時,采用數字溫度補償方案,將溫度傳感器輸出與MCU采集值進行實時計算,再通過調整補償網絡改變參考電壓的微調參數。此外,關鍵信號線采用屏蔽處理、分區接地設計,防止外界干擾耦合至高精度基準線路。
仿真實驗與調試步驟
(1)仿真軟件建模
利用SPICE及Altium Designer等電路仿真軟件,對整個電壓參考電路建立模型,進行小信號分析、溫漂測試及瞬態響應模擬。在仿真過程中,通過修改濾波網絡參數、運放增益以及溫度補償系數,實現輸出電壓誤差最小化,確保設計滿足目標指標。
(2)實驗室樣機測試
制作樣機并進行實際測試,關鍵測試內容包括:
初始啟動時間測試:記錄電壓參考輸出從上電到穩定的時間,目標不超過200ms;
溫漂特性測試:在恒溫箱內進行溫度掃描,記錄不同溫度下參考電壓的偏差,確保溫漂指標在±10ppm/℃以內;
噪聲測試:利用頻譜儀測量參考電壓在10Hz至10kHz頻段內的噪聲水平;
動態響應測試:對電路施加瞬態負載變化,記錄響應時間與恢復情況,確保穩定運行。
(3)系統集成調試
將樣機電路與后級控制系統、ADC及數據處理模塊進行整體集成,通過工業現場實驗驗證系統的整體抗干擾能力、長期穩定性與數據精度。調試過程中,重點監測由溫度、供電波動及外部干擾引起的參考電壓微小變化,并利用MCU內置補償算法實時修正。
可靠性與長期穩定性驗證
為確保工業應用中產品的長期穩定性,除實驗室環境測試外,還需要進行:
加速老化測試
將樣機在高溫、高濕條件下持續工作,模擬器件長期使用環境,觀察電壓輸出漂移情況。振動與沖擊測試
模擬現場機械振動及運輸沖擊,驗證封裝及電路板抗震性能。電磁兼容測試(EMC)
在屏蔽室內進行輻射測試,確保電路不會受到過多射頻干擾,同時對外發射符合國家工業標準。
通過綜合測試驗證,證明所選國產電壓基準方案在各項指標上均達到或超過原有REF3025應用時的性能要求,具有良好的市場推廣前景。
七、PCB布局與熱管理設計
PCB布局原則
在高精度電壓基準設計中,PCB布線對電路性能有決定性影響。布局時應遵循以下原則:分區設計
將電壓參考模塊、緩沖放大模塊、電源濾波模塊以及溫度補償模塊分區布置,減少模塊間干擾。最小互聯距離
確保高精度信號走線短且走直線,避免產生寄生電感與電容效應。星型接地
使用星型接地方案,將各模塊公共地線從中心點匯聚,避免多點接地引發的地電位差。屏蔽與隔離
對高精度參考信號區采用屏蔽設計,同時在電源走線與信號走線之間設置地線隔離層,有效抑制電磁干擾。熱管理設計
工業應用環境下,電路通常長期處于高溫或溫度劇烈波動狀態,因此熱管理設計至關重要。設計思路包括:
器件布局均衡散熱
核心器件如GX2500芯片和XC-OPS運放在PCB上分布合理,確保熱源分散,局部溫度不集中。添加散熱層與銅箔加寬
在PCB設計中增加散熱銅箔或采用多層板,其中電源模塊和運放模塊周圍設置散熱孔或散熱墊,提高熱量傳導能力。選用高導熱封裝
優先選擇具有高熱傳導性的器件封裝,如金屬封裝或采用散熱片設計,確保器件在大負載或高溫下正常工作。溫度監控回路
通過溫度傳感器對關鍵區域溫度實時監控,在MCU控制下自動調整工作模式或降低功耗,預防因溫度過高導致器件損壞。
通過合理的PCB布局和熱管理設計,本方案確保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下仍能提供穩定的電壓參考信號,為整個工業電源管理系統提供長期、可靠的支持。
八、工藝與制造注意事項
在產業化實施過程中,除了電路設計之外,還需要關注元器件選型、裝配工藝與環境適應性等因素:
元器件穩定性驗證
所有選擇的國產器件均需經過嚴格的工藝測試和長期穩定性驗證,廠商需提供完整的溫漂曲線、噪聲測試報告以及加速老化數據,確保在不同批次產品間一致性良好。SMT裝配工藝控制
高精度電壓基準電路對焊接工藝要求較高,必須控制好焊接溫度和時間,避免因熱應力導致芯片參數漂移。裝配過程中建議采用回流焊及精密點膠工藝,以保證電路板中各敏感元器件的性能不受影響。電磁屏蔽工藝
針對高精度模擬信號區,制造工藝中可以增加局部屏蔽罩或金屬覆蓋層,防止外界高頻干擾進入,保持電路高穩定性。環境適應性
在產品設計中,必須充分考慮濕熱、塵埃、振動等惡劣工業環境。采用高防護等級的封裝與防潮涂層,對關鍵器件進行密封處理,確保產品在戶外、化工現場等高風險場所長期穩定工作。
九、系統測試與認證
本方案不僅在實驗室環境中取得了優秀的測試結果,而且在樣機試生產階段進行了全方位的現場測試和認證:
環境測試
對電壓基準模塊在0℃、25℃、85℃等多個溫度及高濕度條件下進行測試,驗證輸出電壓精度、溫漂變化和噪聲水平。測試結果表明,國產替換方案在±10ppm/℃的溫漂控制下能夠保持穩定輸出,符合工業標準要求。抗干擾測試
利用電磁兼容測試儀對電路進行輻射、抗干擾等試驗,在外部電磁場干擾下,電壓基準信號仍能保持較低波動范圍,顯示出優異的抗噪能力。長時間穩定性測試
樣機在連續運行1000小時以上后,采集各關鍵參數變化曲線,觀察基準輸出電壓在長期老化過程中的漂移情況。結果證明,該方案在持續負載條件下無明顯漂移,具有良好的長期穩定性。認證標準符合性
在完成工業、軍工以及環保等相關標準測試后,產品符合國內外相關認證標準,如CE、RoHS、UL等,具備大規模量產與市場推廣的前提條件。
十、總結與展望
本文詳細論述了基于國產元器件替換REF3025在工業電源管理應用中的整體方案。從設計原理、器件選擇、核心電路構成、PCB布局、熱管理到系統調試與可靠性驗證,每一環節均經過嚴格論證和實驗測試。主要優勢包括:
技術指標領先
國產GX2500-2.5電壓參考芯片在溫漂、噪聲、輸出穩定性等方面與REF3025媲美甚至超越,結合XC-OPS102運放以及高品質外圍濾波元件,構建出高精度、低噪聲、高穩定性的電壓基準系統。成本與供應鏈優勢
國產元器件較低的成本、國內完善的供應鏈以及快速交貨能力,進一步降低了系統整體成本,增強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設計靈活性與可擴展性
模塊化設計理念使得整個電壓基準系統易于集成與擴展,適應不同工業應用場景的特殊需求,如智能儀表、自動化控制、數據采集系統等。環境適應性與可靠性
在惡劣工業環境中,經過優化的PCB布局、散熱設計及抗干擾措施,確保產品長期穩定工作。各項測試及認證充分證明其在高溫、濕熱、振動條件下依然能夠保持精確輸出。
未來,隨著國內高精度模擬電路及半導體工藝水平的不斷提高,預計國產高精度電壓基準將在更多高端工業應用中發揮重要作用。本方案可作為國產替換產品升級改造的典型范例,為各大電源管理系統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同時,后續研發工作中,還可在以下幾個方向展開探索:
深入優化溫漂補償算法,通過數字校正進一步降低長時間輸出誤差;
結合智能監控系統,實現電壓基準狀態實時反饋與故障預警,進一步提高系統可靠性;
探索多路并行參考信號輸出技術,滿足更大規模數據采集系統對參考信號冗余及可靠性的需求;
在封裝及散熱材料上引入新工藝,進一步降低器件溫度漂移及噪聲水平,推動工業級產品性能指標不斷提升。
結語
總體來看,本方案采用國產高精度電壓基準芯片GX2500-2.5系列,并輔以國產低噪聲運算放大器XC-OPS102、精密濾波與補償網絡及穩壓電源模塊,實現了與REF3025同等甚至更優的工業電壓參考性能。通過全方位的理論分析、仿真驗證、實驗室測試與現場試驗,確認了方案在高精度、低噪聲、穩定性、長期可靠性及環境適應性方面的綜合優勢。該替換方案不僅符合國產替代趨勢,而且為我國工業電源管理系統提供了更多選擇與自主可控保障。
本文內容系統闡述了國產電壓基準替換方案從設計初衷、關鍵器件選型、詳細電路構成、布局設計到測試調試、長期穩定性驗證的各個方面。各分項內容數據詳實、論證充分,為工程實際應用提供了完整的技術文檔參考。未來,隨著國產器件工藝不斷改進,設計細節將進一步優化,并有望在更大范圍內推廣應用,為我國工業自動化、精準測量及智能控制等領域賦能,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革新。
以上方案內容經過多次仿真驗證與現場試驗,其可行性和優越性均已得到充分證明。廣大工程師可根據具體應用需求參考本設計,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微調與改進,使得國產高精度電壓基準在工業電源管理領域發揮更大作用,為實現技術自主和國產化替代打下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David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